一周收治多例,这个啤酒喝出来的病,夏季特别高发......
炎炎夏日
空调、可乐、啤酒
毛豆、花生、小龙虾……
成为很多人快乐生活的“标配”
这些所谓惬意的“标配”
有可能就是颗“雷”
随时都可能爆炸
像被刀割、被针扎
被啃咬、被撕裂
······
痛风带来的「痛」
让很多人“万念俱灰”
最近,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疼痛科收治了多例痛风病人,大部分都和啤酒、高嘌呤饮食有关,今年33岁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。
李先生突发右踝关节疼痛2天,局部红肿明显、皮温高,行走时疼痛更甚,自行购买“消炎镇痛药”服用,疼痛未见明显缓解,严重影响李先生工作和生活,于是在朋友介绍下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疼痛科就诊。
韩聪主治医师接诊后,经过详细问诊及查体,结合患者既往体检发现尿酸高6月余,诊断为“痛风性关节炎、高尿酸血症”,治疗上予以碱化尿液、降尿酸、消炎镇痛,并予以“右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、右踝关节腔臭氧灌注治疗”。经过几天治疗,李先生的关节痛得到明显缓解。
韩聪 主治医师
从医10余年,擅长颈椎间盘突出、腰椎间盘突出的“射频消融术”、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”。腰椎间盘突出“椎间孔镜手术”。三叉神经痛“射频消融术”、“微球囊压迫术”,癌性疼痛“吗啡泵鞘内植入术”,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“脊髓电刺激植入术”,压缩性骨折“椎体成型术”,以及带状疱疹神经痛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、颈源性头痛、偏头痛、盘源性腰痛、舌咽神经痛等各种难治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。
城北门诊时间:周二全天,周五上午
一、什么是痛风?
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。人体摄入的嘌呤数量超过了血液中可容纳的范围,多余的嘌呤如果进入关节,就会导致痛风关节炎,如果进入肾脏等其他器官,也会导致相关疾病。
在古代,痛风被称为“白虎历节” —— 就像一百只老虎咬你的关节一样,可谓疼痛难忍。
正常情况下,人体的尿酸生成和排泄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均衡状态,即经常保持在一定的量。但如果尿酸生成过多、或者排泄过少,就会导致体内尿酸堆积。过多的尿酸无法溶解于体液中,就形成了尿酸盐结晶,沉积于各个关节中,引发红、肿、热、痛的关节炎,即痛风发作。
二、导致痛风的原因
肥胖
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,肥胖不仅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,而且肥胖患者痛风发病的年龄较早。
饮酒
酒精过量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。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,诱发痛风的风险较大。
高血压
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血压人群。
高血糖
糖尿病患者嘌呤分解代谢增强、尿酸生成增加,血尿酸水平升高。
富含嘌呤的食物
如肉类、海鲜等均可增加痛风的发生。
药物
小剂量阿司匹林(75mg/d~150mg/d)、环孢素及吡嗪酰胺等药物可促进血尿酸升高,增加痛风的发生风险。
家族史
如果家人患有痛风,那么患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。
三、夏季是痛同高峰期
美食的诱惑
这些海鲜和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,一周吃上四五顿,体内的尿酸就得超过安全线,如果不能及时“刹车”忍住诱惑,痛风就会找到你。
甜蜜的诱惑
人们在夏天更倾向于喝碳酸饮料,占比61.5%,其次是茶水和果汁,而冬天人们最爱喝的是果汁,其次是热水,碳酸饮料占比21.8%,通过对比数据可以发现,夏天喝饮料比冬天多了将近40%。
而碳酸饮料中糖分较多,不容易被代谢,如果一渴就喝饮料,痛风就不容易控制,很容易发作。
空调的诱惑
夏天太热了,人们总是忍不住往凉快的地方待,晚上睡觉也得开到26度以下。低温会减慢血液流动的速度,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处,如果你睡觉过程中没有穿长裤、袜子,直直地对着出风口吹,就会在夜间突发痛风。
另外,睡觉时体内的水分被蒸发,没有及时补充、排尿,尿酸也会堆积在体内诱发痛风。
过量的运动
大量汗液流出,体内水分流失,尿酸水平短期内骤升,会引发痛风。
运动要科学适量,根据专科医生的指导进行,不建议擅自加大运动量。
痛风患者怎么办?
①低嘌呤饮食,保持合理体重,戒酒,多饮水,每日饮水2000ml以上。
②避免暴食、酗酒、受凉受潮、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,穿舒适鞋,防止关节损伤。
③对于肥胖的痛风患者,在关注血尿酸的同时,注意引导患者规律运动,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肝脏转氨酶等指标,给予综合治疗,维持血尿酸达标,尽可能减少受累关节数。
④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。
⑤急性发作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消炎痛或秋水仙碱。
来源: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
编辑:菜包子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小编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necm.com/jiankang/1598.html